为大力推进移风易俗,积极培育新型婚育文化,全国妇联联合有关部门,将于9月22日举办“家国同庆 见证幸福”2024年全国万人集体婚礼。集体婚礼以“家国同庆 见证幸福”为主题,寓意万千家庭共庆祖国华诞,祖国见证每一个家庭幸福时刻。当天,全国5000对1万名新人(含香港、澳门和地区)将以中式仪式进行集体婚礼,新人们共同许下“相守一生、白头偕老”的幸福承诺,发出婚事新办简办、反对高价彩礼的倡议。
自古以来结婚就是人生四大喜事之一,独特而难忘的婚礼总是被期待、被向往。随着社会形态的转变z6尊龙·凯时综合,婚礼的形式也是不断变化的、流动的,但锚点永远不变,那就是记载幸福、传递幸福、享受幸福。
在岁月的长河里,有一种婚礼形式历久弥新,那就是“集体婚礼”。随着移风易俗文明新风尚的持续推进,集体婚礼像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办进了景区,搬进了火车、汽车,加入了国风元素……集体婚礼越来越时尚,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比如1947年8月在哈尔滨机务段俱乐部举办的集体婚礼,工人们自己组织乐队,演奏歌曲,在大食堂举办婚宴,在俱乐部舞台接受全体工人的祝贺。时代变迁,沧海桑田。集体婚礼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推陈出新。
以此次全国妇联联合多部门举办的万人集体婚礼来看,婚礼形式简约了,“琴瑟和谐”的期待不减;婚礼消费减少了,“相濡以沫”的誓言厚重了;红包彩礼精简了,“见证祝福”的更多了。它向社会传达了一种理性消费z6尊龙·凯时、反对奢华浪费的价值观,引导人们更加注重婚礼的内在意义而非外在的物质表现,为整个社会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本次集体婚礼将以中式婚礼仪式举办。中式传统婚礼,是起源于夏商,集成于礼乐开国的西周,发扬于君子风范的春秋战国,稳定于华夏诸族,最终形成汉民族多个历史时期的华夏婚礼式样的总称。中式婚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华夏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绽放着璀璨夺目的风采。
在集体婚礼中融入传统的婚俗文化元素,可以让新人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式婚礼所具有的喜庆、温馨和合一的底蕴以及绚烂的色彩使它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丽“中国元素”,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增强新人们对婚姻的神圣感和责任感。它有三个必备要素:一是服装造型,中式传统服装;二是场景,使用中式元素;三是在流程上既遵循古制流程又有时代创新。
周代是礼仪的集大成时代,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仪礼》中将整套仪式合为“六礼”,分别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其仪式宁静安详,庄重典雅,具有汉民族文化和儒家文化特色。
随着朝代更迭,中国传统婚礼不断发展演变。比如汉朝婚礼,婚服为玄色(黑中扬红的颜色);唐朝的婚服融合了周制婚礼的庄重神圣和后世的热闹喜庆,颜色为红男绿女,样式是钗钿礼衣。
而距离我们最近的明清,礼是最全的,也是北方最主流的中式婚礼,其婚服就是我们常见的凤冠霞帔和状元服。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不断提高。中式婚礼的流行,是传统文化回归的一种体现,也是民族自信的表现。
此次万人集体婚礼采用中式婚礼的形式意义深远。中式婚礼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这些礼仪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中式婚礼秉承中华传统礼仪文化,融合现代文明精神,它跨越朝代,但不拘泥于某朝某代,以包容当下、包容中国优秀婚俗文化为特征,为传统婚礼文化之荟萃。中式婚礼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如庄重、典雅、含蓄等,与中华民族的性格相契合,此次万人集体婚礼的举办,正是弘扬传统美德、培树婚俗新风的生动实践。
作者/中国民政职业大学婚礼文化与传媒艺术学院教授、高等院校婚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编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全国婚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王晓玫